首都高等院校第十九屆體育科學學術論文報告會
征 文 通 知
首都各高等院校:
根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工作計劃的安排,擬於2018年11月下旬舉行“首都高等學校第十八屆體育科學學術論文報告會”。
本屆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根據據國辦發《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意見》(國辦發〔2016〕27號)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及《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的精神,充分調動高校體育教師進行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展現兩年來首都高等學校體育科研取得的豐碩成果。本屆科報會以提高高等學校體育教育質量👯♂️,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為出發點,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學術風氣,通過理論探索和實踐驗證等環節的創新,強化高校體育科學研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推進學校體育科學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做出新的貢獻。
一.主 題
探索創新 成果共享 體育育人 健康中國
二.指導思想
1.深化高校體育教育思想與理論研究,探討高校體育改革與發展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把握高校體育發展的基本規律,探索新形勢下高校體育改革發展的基本特征🐺,為建設有首都特色、有本校特色的高校體育提供新的思路與內涵。
2.通過研討、交流和展示,提高首都高校體育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整體素質較高🌘、學術能力較強的體育科研骨幹隊伍🥹。通過科報會對首都各高校體育科研狀況進行一次階段性的有公認度的展示和評價◻️。
三.論文要求
1.論文選題應突出“三個為主”,即以構建有中國特色的高校體育的基本框架為主;以研究和探索高校體育現代化、科學化的內涵、實踐和方法為主;以研究和探索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高校體育育人機製為主📽。
2.研究方法要貫徹“三個結合”,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理論探索和實驗研究相結合🫲;總結歷史與把握未來相結合⏯。
3.論文要求主題鮮明、方法科學,論據翔實、重點突出,形式規範、結構嚴謹,體現出科研成果的科學性🤞🏿、應用性和時代性。
4.論文文字、圖表清晰規範,每篇論文一般不超過5000字🤴🏽,並提供不超過800字的論文摘要👩👩👦,每篇論文署名不超過5人。報送的論文應是🛀◽️:2018年11月之前未正式發表過的論文。
四.征文對象
首都高等學校的教師、科研人員、管理人員🤵🏻♀️,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人員等𓀐。
五.論文申報程序
1、請各高校預先組織專家對本單位申報的論文進行預審(建議舉行本單位科報會)🥺,遴選出能夠代表本單位科研水平,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較高,研究方法科學,格式和結構嚴謹的論文。
2、專人負責整理、匯總論文👪,以集體統一報送的形式,通過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網(bjdtx.com),報送科報會學術委員會秘書組。報送前請各單位指定專人對本單位申報論文👩🌾🦙,按申報要求統一格式👃🏽。
六. 研究會、分會報送論文
首都高校各體育研究會可報送三篇論文,指向為對應的學科研究現狀✍🏿;首都高校××學科發展策略及推進機製等🧑🏿🎨;首都高校各項目分會🍉,可報送一篇論文,指向為協會發展建設及項目普及發展方面的研究。兩類論文由各研究會🚔、分會自行組織評審推薦,獲獎等級由學術委員會確定。
七. 報送論文較多學校
凡報送20篇以上論文的學校,可推薦一篇優秀論文🚻;報送30篇以上論文的學校,可推薦兩篇優秀論文;報送40篇以上論文的學校,可推薦3篇優秀論文。優秀論文的獲獎等級由科報會學術委員會確定
八.報送時間
2018年9月1日開始接受論文申報🦉,2018年10月10日截止。
九.首都高等學校第十八屆體育科學學術論文報告會的時間、地點、形式另行通知👨🏿🦱🧘🏻♀️。
各高校應指定專人負責十八屆科報會的溝通🍃、聯絡工作(聯系人)。
附:報送要求、評獎辦法及選題指南
一.論文格式要求
論文分為兩部分:
1.第一部分🎙➜:論文正文格式
包括🥛:論文題目🏄🏿♂️、摘要(不超過300字)、關鍵詞👖、正文(一般不超過5000字〈含圖表〉)、參考文獻(正文中不得出現作者姓名和單位名稱)➙。具體格式如下:
·題目(黑體🏰、三號字🛻、居中)
·副標題(宋體🧑🔬、四號字、居中)
·正文(宋體🔛、五號字、左右邊距各為2.54厘米、單倍行距💨、兩端對齊;每行42字)
·全文包括👨🚀:題目👨🏻🍳、問題的提出(或前言、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與分析、結論與建議、參考文獻👶📰。表格要有表序號和標題,一律采用三線表。
2. 第二部分:《論文集》出版的論文格式
依次為:題目(黑體三號字);副標題(四號楷體)👨🏿💼🐧;作者姓名🤳、單位🏌🏽♂️、郵編為:小四號楷體;摘要、關鍵詞和正文為:宋體五號字。左右邊距各為2.54厘米,單倍行距🪇,兩端對齊🏍;每行42字🙇🏻♂️,打印在A4紙內。每篇論文文字嚴格限製在3000字以內(如超過將由編委刪減)🦹🏻。
二.論文報送要求
①嚴格按照論文要求的格式撰寫📃。
②每篇論文報送時應提交《論文集》出版論文格式1份。
③每篇論文評審費為100元整。
④基本信息1份👩🎤💆🏿♀️。
包括:A.本單位報送論文匯總表(EXCEL電子表格,見下表)
單位: 郵編: 聯系人: 手機: 郵箱:
序 號
|
論文題目
|
論文分類
|
作 者
|
手 機
|
郵 箱
|
|
|
|
|
|
|
B.第一作者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稱、工作單位、郵箱、聯系方式(手機),並加蓋所在單位公章👩🏻🌾。
三.論文評審的說明
論文將按選題指南分類輯入評審🌝。
1.初評:學術委員會組織評審專家采用雙盲法。在網上評審論文🤾🏼,並根據評審結果分別推薦大會報告××篇🧑🏽🦲、分會交流××篇、書面交流×××篇。
2.復評:根據評審專家推薦,學術委員會召集會議確認、評定出一等獎××篇⛱、二等獎××篇🧗🏼♀️、三等獎×××篇🏊🏽👩💼。
3.計分:各高校申報論文每篇計0.5分;一等獎論文每篇計9分,二等獎論文每篇計6分,三等獎論文每篇計3分;根據各高校得分排列名次📬,如積分相等,獲得高獎次多者💆🏼🦢,名次列前。
四.獎勵辦法
1.分組
本屆科報會將按單位體育教師人數分組計算總分和評獎(公平兼顧調動積極性)。體育部的教師人數為25人(含25人)以上學校為甲組;體育部的教師人數為24人(含24人)以下為乙組。
2.團體獎項
①甲、乙組按得分各取團體總分前8名頒發獎項(1~3名頒發最佳組織獎,4~8名頒發優秀組織獎(開幕式時頒獎)。
②高職院校不單列組🧕🏼◀️,但在乙組院校排名中🎳,摘出名次列前者頒發優秀組織獎(開幕式時頒獎)。
3.大會報告表現獎
科報會將設立四個大會報告會場(體育教學🧘♂️;訓練群體🧙🏼♂️💂🏼♀️;綜合學科;研究會🧔🏽、分會及命題論文等)🏑🫲🏼,對在大會報告的論文作者設立“最佳表現獎”(每會場評選兩人)✫。
4.獲獎證書
獲得一🚼、二、三等獎的論文作者頒發證書。
5.得分和名次等計入2018年首都高等學校陽光體育競賽——“朝陽杯”。(詳見2018年“朝陽杯”評分辦法)
6.遴選獲獎論文參加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科報會
2020年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將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本屆科報會將遴選報送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科報會的論文👋🏽。並且不再額外增加參評“校長杯”學校的論文報送名額🧛🏼,請各擬申報參評“校長杯”的學校👨🏽🍼,認真謀劃(“校長杯”評選的條件之一為參評學校必須有獲得三等獎以上的論文👸🏼🤶🏿,因而每屆均留出報送論文名額,保證論文錄取幾率)
五.選題指南
本指南分為兩個部分🛴,(一)自主選題類論文🤷🏻♂️,主要遴選了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改革與發展中的重點研究方向,所列出的條目是研究領域👩🏻🦲,不是論文的具體題目,可作為論文選題的參考,共分10個領域。(二)命題類論文,是針對首都高等學校體育整體發展促進的具體情況設立,選題應對應命題⏳。
(一)自主選題類
1🍿、學校體育理論與學校體育史研究
·學校體育與健康中國;
·學校體育與人力資源強國建設;
·學校體育與體育產業發展戰略
·學校體育與競技體育🧑🦰、大眾體育;
·區域學校體育發展戰略;
·中國學校體育思想、理論的演變發展與創新;
·學校體育的文化傳承與發展🛑;
·中外學校體育國際交流;
·中國學校體育課程發展史;
·國外學校體育製度的建立與演進👩🏼。
2、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研究
·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創新;
·不同學段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建設;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
·教學質量標準與評價;
·體育教學模式、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創新⛑;
·大、中、小學校體育教育目標系統構建🕵🏼♂️;
·信息時代體育教學變革。
3、學生體質健康與促進
·學生體質健康動態變化與突出問題🛌🏼;
·學生體質健康有效幹預🤲🌩;
·學生體質健康新影響因素;
·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標準與方法創新;
·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科學理論與方法;
·特殊群體學生的體質健康;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施行的實效性;
·學生體質健康大數據的挖掘和利用。
4、學校體育管理與保障機製
·學校體育政策法規和製度;
·學校體育組織管理與運行機製;
·體育考試製度創新;
·學校體育運動傷害的法律與保險製度;
·大中小學體育場館設施與器材配置;
·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管理與有效運行模式;
·信息技術在學校體育管理中的應用😵💫;
·中外學校體育比較;
·學校體育科研😈、教研現狀與對策。
5、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體育教師教學技能與職業素養;
·體育教師的培養與培訓;
·體育教師的權益與勞動保障👨🏽🦰。
6🧑🏿⚕️、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研究
·學校衛生工作與健康教育改革發展現狀;
·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學生衛生與健康教育區域發展策略😍;
·運動、營養與健康促進🦦。
7、體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研究
·學校體育培養健全人格;
·學校體育對學生心理素質突出問題的有效幹預;
·運動競賽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體育鍛煉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8🧑🤝🧑、學校體育課余訓練與競賽研究
·基於學校體育發展的國家競技體育戰略🚓;
·課余訓練改革發展現狀與趨勢;
·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設回顧與展望;
·學校體育竟賽製度創新🏋🏼;
·“教體結合”培養體育後備人才體製變革;
·學校優秀體育人才培養與訓練方法探索實踐♝;
·科學訓練理論進展及其在課余訓練中的應用;
·生理生化新方法在課余訓練中的應用。
9👨🏿🚒🧃、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研究
·學校體育特色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優秀案例;
·學校優秀體育傳統的繼承與培育🤒;
·學校體育文化與社區體育文化融合;
·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製;
·校外👩🏻🚒、課外體育活動創新;
·學生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建設。
10、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研究
·校園足球的有效推進策略;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管理與評價;
·學生足球技能標準實施效果分析;
·校園足球課余訓練體系建設;
·校園足球四級聯賽競賽製度建設🧑🏼🌾;
·校園足球的保障機製與社會監督;
·足球發達國家青少年優秀人才選拔與培養;
·校園足球發展與其他運動項目開展的協調機製🥢。
註:以上所列是研究領域,不是論文具體題目,可作為論文選題參考。
(二)命題論文類
·首都高等學校體育整體推進與發展平臺構建的研究
·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各分會(分部🥱、研究會)建設與發展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體育特色與優勢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中體育教學團隊建設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中體育科研團隊建設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體育競賽體製與機製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參加全國學生運動會組團機製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及幹預機製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體育科學研究評價與促進機製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青年體育教師培養機製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體育管理機製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引入與推廣新興體育項目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女生體育現狀及健康促進機製的研究
·首都區域內高等學校體育互動交流與資源共享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體育發展史研究
·首都高職院校體育整體推進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研究生體育促進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留學生體育與中華民族文化傳播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體育教師績效評價機製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評價機製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體育網絡信息平臺建設的研究
·首都高等學校體育安全案例及對策的研究
註:1💁🏽♀️🤰🏽、以上所列即是論文題目👱♂️🐙,展開研究和撰寫時,以此為準。
2🫰、建議各研究會💂🏼♀️、項目分會按對應學科方向進行專門研究。
3、建議每所高校選擇其中之一進行研究。
六.報送論文聯系人
各高校報送過程中如遇問題👩👦👦,可與以下老師聯系🤷🏽♂️:
1.施老師,聯系電話13641082010👨🦲;郵箱shihaibo@163.com
2.姜誌明,聯系電話13681384062🗣;郵箱jeramy@bjfu.edu.cn
3. 王老師👵🏽,聯系電話13146727339🌚;郵箱wqi@bgy.org.cn
4.徐曉玲,聯系電話13621052582;郵箱tybbg@tsinghua.edu.cn
七.信息發布
1.2018年10月底將評審結果在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網站公布,並按單位發送郵件給各高校聯系人🩺。
2.“首都高等學校第十九屆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的會議通知,將在2018年10月底寄出。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