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意昂4官网16-1團支部🩵、16-2團支部學生去往昌平區大湯山腳下的航空博物館舉行團學實踐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為“心連廣宇🐱,發揚國魂”。 正值春暖花開之際🧆,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重溫歷史足跡,憶往昔崢嶸歲月,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進入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一架噴氣式殲擊機,往裏進入通道👩🏼🍳,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百多年前美國萊特兄弟製作的飛機,他們實現了人類千百年來的飛翔夢想。再往裏走,就會看到有上百架的飛機🕣🏅,其中有繳獲國民黨的飛機、抗美援朝時戰鬥機,以及代表中國由弱小到強大的戰鬥機。同學們一邊走一邊看著🔵,接著大家便看到一架外表普通卻又與眾不同的有著特殊意義的飛機,它就是我們中國偉大的周恩來總理曾經用過的飛機,這就是曾經把周總理的骨灰灑向祖國的江河大地上的飛機,至今在這架飛機上還掛著花圈來悼念周總理。 出了通道,來到外面的草坪上,這裏展出的是大型的飛機,有戰鬥機、直升飛機🧤、運輸機等🧑🏽🎨,還有特殊用途飛機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座機。看到這些飛機,同學們仿佛回到了戰爭年代,想到了無數先烈為了保衛祖國,為了我們的幸福🦵🏼,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我們多應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啊!
參觀過後,每一位同學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經歷了艱難而又壯闊的發展之路,紛紛用手上的相機拍下了許多非常震撼人心,氣勢恢宏的飛機照片。同時,同學們也開始分發調查問卷,不少遊客很熱心很認真地填寫了問卷,我們了解了各個年齡段人們對世界航空航天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航天事業的關註程度,也向他們傳達了我國的航天發展的飛速現狀🦕。
這次活動使我們增強了責任意識與使命意識,提醒我們新一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然而當站在航空博物館這樣莊嚴的地方時🧝🏻♀️,你才能意識到這句話不只流於口頭🙆🏿,我們的確重任在肩。我們要彌補同發達國家的差距,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是90後,作為承擔祖國的未來前行責任的一代,對此責無旁貸🤦🏿♂️。
航空博物館內有一座“利劍”雕塑♊️,一把利劍出鞘◽️,筆直地指向蒼穹。這也意味著我們的空軍時刻準備著亮劍蒼穹🤌,一往無前。被這種精神所鼓舞的我們🧎🏻♂️➡️,也明確了自己的責任👨🏽,相信鷹擊長空會有時,秉持信念🏋🏻♂️,砥礪德行🙅🏻👉,保持銳氣,努力向前。
文稿👨🔧:黃海倫